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邊疆民族地區(qū),生活著漢、蒙古、滿、回等45個民族。近年來,全盟上下以創(chuàng)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盟為抓手,以同心聚力量,以實干譜新篇,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fā)展,草原處處綻放“民族團結一家親”的似錦繁花。
2024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qū)第34屆草原那達慕在錫林浩特市開幕
旅游為“媒” 共建“三交”橋梁
綠草茵茵,白馬群奔。近期,素有“白馬之鄉(xiāng)”美譽的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迎來了600余名來自北京、上海、黑龍江、云南等地的攝影愛好者,在該旗白馬基地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攝影采風活動,用鏡頭助力鄉(xiāng)村文旅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用最美畫面展現草原風光、民俗風情和發(fā)展成就。
直播賦能,足不出戶也可飽覽錫盟美景。6月20日,人民日報客戶端聯合錫林郭勒盟烏拉蓋管理區(qū)融媒體中心,開展了長達7個小時的“一起云游天邊草原”慢直播,吸引全網130萬人次觀看。
7月14日,“相約草原 遇見那達慕”內蒙古自治區(qū)第34屆草原那達慕在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開幕,一場內蒙古和陜西的夢幻聯動實現“奔現”。
那達慕大會前,錫林郭勒盟小搏克手阿其拉向西安“不倒翁”網名為皮卡晨的小姐姐熱情喊話,邀請她來參加那達慕大會。皮卡晨收到邀請后,也隔空回應:“錫林郭勒,那達慕,阿其拉小朋友,我們來啦!”
從長安出發(fā),到錫林郭勒去?!?草原福娃與不倒翁小姐姐夢幻聯動”這一話題也沖至熱榜TOP51,播放量超1043.6萬次,至今熱度仍在持續(xù)增長。錫林郭勒盟通過話題人物IP聯動,以知名西安文旅IP帶動錫林郭勒人物IP阿其拉,快速提升錫林郭勒那達慕活動知名度,吸引更多人前來參觀旅游。
錫林郭勒盟不斷豐富優(yōu)質旅游資源供給,通過“文旅+”等新模式,著力將那達慕等旅游資源精心打造成“以旅彰文、以文塑旅”的重要平臺,為旅游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新內涵,進一步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精準“嵌入” 共筑美好幸福家園
“可以體檢、理發(fā)、看電影,孩子們還可以課外閱讀,這個小院為我們提供了很大便利?!奔易″a林郭勒盟二連浩特市烏蘭社區(qū)的居民楊芳白說。烏蘭社區(qū)的“比鄰小院”每天都很熱鬧,院內“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等標語以及一幅由石榴籽形狀珠子粘貼而成的“中國版圖壁畫”格外醒目。
烏蘭社區(qū)通過入戶走訪、微信群推送、邀請宣講、主題黨日活動等方式,大力普及民族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大小石榴籽 同頌民族情”等主題宣傳活動,使“三個離不開”“四個與共”“五個認同”思想深入各族群眾心中。
同時,烏蘭社區(qū)為群眾提供的幫辦代辦、心理咨詢、就業(yè)幫扶、義診義剪等“零距離”服務更是讓居民幸福感十足?!捌骄磕攴站用袷马?500余件,‘雙報到’黨組織和黨員結對慰問各族群眾50戶,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60余件??粗用駛冮e暇時聚在這里歡樂溫馨的畫面,我們也特別開心?!睘跆m社區(qū)服務中心黨工委書記、主任呼世濤說。
這樣溫馨的場景還出現在東烏珠穆沁旗阿音奈養(yǎng)老園區(qū)。在環(huán)境整潔幽雅、設施齊全的園區(qū)內,老人們有的哼著小曲,有的下著象棋,有的在公園里興致勃勃地聊天?!霸陴B(yǎng)老園區(qū),出門就能遇見鄰居朋友,打臺球、下棋隨時都有伴兒?!?4歲的牧民布和哈達說,“有時候關節(jié)不舒服了,樓下隨時有醫(yī)務人員提供按摩和理療服務”。
東烏珠穆沁旗聚焦老年群體服務需求建設養(yǎng)老園區(qū),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養(yǎng)老服務全過程,形成了“黨建+養(yǎng)老+互聯網+民族團結”模式,營造了交往交流交融、互助和諧的大家庭氛圍。
錫林郭勒盟不斷統(tǒng)籌城鄉(xiāng)建設布局規(guī)劃和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完善服務保障措施,努力構建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式社會結構和社區(qū)環(huán)境,多層次多領域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聯誼活動,保障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
錫林郭勒盟烏蘭牧騎來到錫林浩特市欣康村開展活動
擦亮“金名片” 豐富拓展創(chuàng)建載體
自2022年啟動創(chuàng)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盟工作以來,錫林郭勒盟提出“一廊一帶四個基地”的工作思路,已取得較大成效。
錫林郭勒盟積極推動二連浩特市、阿巴嘎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東烏珠穆沁旗聯建共建,合力打造邊境民族團結進步共創(chuàng)共建模范長廊;在錫林浩特市、西烏珠穆沁旗、鑲黃旗、正鑲白旗、太仆寺旗、正藍旗、多倫縣、烏拉蓋管理區(qū)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共享示范帶。同時,加快推進“守望相助”團結奮斗、“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草原之子”廷·巴特爾、“三千孤兒入內蒙”等四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建設,不斷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工作基礎。截至目前,基地累計接待全國、全區(qū)及盟內學習團隊、各族干部群眾11萬余人次,教育引導各族群眾傳承民族團結基因,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wěn)固。
日前,蘇尼特左旗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展覽館“國家的孩子”主題展廳正式對外開放。該基地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國家的孩子”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綜合性展覽為載體,生動展示了“三千孤兒和他們的草原母親”民族團結歷史佳話。
蘇尼特左旗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展覽館“國家的孩子”主題展廳
6月17日,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開展以“到人民中間去”為主題的2024年“內蒙古烏蘭牧騎月”活動。烏蘭牧騎演員深入自治區(qū)農村牧區(qū)文化示范戶賽漢塔拉鎮(zhèn)巴雅斯拉家及朱日和鎮(zhèn)白音德力格爾嘎查等地開展基層惠民演出,為群眾送去歡樂和服務?!敖裉炷芙嚯x地欣賞到專業(yè)演員帶來的精彩表演,我很激動,希望以后烏蘭牧騎常來。”牧民圖雅說。
“我們將始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好地發(fā)揮紅色文藝輕騎兵的作用?!碧K尼特右旗烏蘭牧騎指導員賈鳳英表示。
多年來,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展廳充分發(fā)揮宣傳黨的民族政策、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作用,共接待國內外觀眾數萬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展廳先后被命名為盟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區(qū)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來源:《中國民族》雜志2024年第7期
文:魏子威
作者為錫林郭勒盟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干部
責編:張紅彬 張湞芳(實習)
流程制作:高寧(見習)
訂閱下載:2025年《中國民族》雜志訂閱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