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国产+麻豆,人妖av在线视频网站免费观看,高清图片+无码,日本a级成人在线,姐妹新娘在线观看,99亚洲精品自拍av成人软件,放荡的艳妇性史,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

您現(xiàn)在所在位置:首頁 > 地方風采
一棵非同尋常的“小白楊”——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掠影
發(fā)布日期:2024-11-04

      盛夏,巴爾魯克山巍然屹立,塔斯特河水蜿蜒向前,小白楊哨所和孫龍珍屯墾戍邊陳列館游人如織。

      走進這片神圣的土地,聆聽關于勇敢、忠誠、奉獻的動人故事,感受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中的不屈與堅韌。

image.png

小白楊哨所的這棵白楊樹已根深干壯、枝繁葉茂 李小林/攝


扎根邊疆 蓬勃向上

      “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干兒壯,守望著北疆……”軍旅歌曲《小白楊》傳唱大江南北,“扎根邊防,蓬勃向上”的小白楊精神,鼓舞了一代代戍邊人。

      小白楊哨所位于我國西北邊陲巴爾魯克山西部,原為塔斯提邊防站前哨,始建于1962年8月,坐落于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2002年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走進莊嚴的小白楊哨所,熟悉的旋律在耳邊縈繞,不時有游客在白楊樹下“打卡”留念,感悟小白楊精神的歷史傳承和新時代內(nèi)涵。游客李彩霞激動地告訴記者:“我是兵團人,這次帶著兒子和兩個孫子從阿克蘇來這里感受戍邊精神,對孩子們來說更是一次難得的經(jīng)歷?!?/span>

      40多年前,塔斯提邊防連戰(zhàn)士程富勝和戰(zhàn)友在哨所旁種下母親送來的10株小白楊樹苗。由于環(huán)境惡劣、風沙肆虐,最終只有離哨所最近的一株樹苗頑強地活了下來。當時,戰(zhàn)士們的生活用水都要到幾公里外的布爾干河去挑,卻用節(jié)省下來的水精心澆灌這棵小樹苗。在戰(zhàn)士們的用心呵護下,小白楊茁壯成長,終于長成枝繁葉茂、綠意盎然的碩壯大樹,成為日夜伴隨大家的“親密戰(zhàn)友”,成就了一段傳奇。

      “我的父母支援邊疆來到這里,我就出生在這個地方,并且在連隊待了16年?!毙“讞钌谒o念館館長管述軍向記者娓娓道來他與小白楊哨所的故事:“有一次,后山里的一位哈薩克族老鄉(xiāng)突然得了腦溢血。我們得知后,立即用樹條編成擔架把他從山里往外抬。4個人抬了兩天一夜才把他送到醫(yī)院……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三天三夜也講不完?!?/span>

      小白楊哨所是小白楊精神跨越時代的見證,一代代兵團人懷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用落地生根的頑強意志和默默奉獻的樸實情懷,捍衛(wèi)了祖國邊疆的安寧和諧。他們,就如同一棵棵堅毅挺拔的白楊樹。


忠魂永熾 保家衛(wèi)國

      孫龍珍屯墾戍邊陳列館靜靜地矗立在巴爾魯克山腳下,訴說著過往,啟迪著未來。作為兵團黨員教育基地,它不僅是一座紀念館,更是一個生動的“紅色課堂”,大批黨員干部、各族群眾來到這里,深切感受孫龍珍烈士英勇無畏、忠誠擔當?shù)墓廨x形象。

      孫龍珍出生于江蘇省泰縣的一個窮苦家庭。1959年6月,19歲的孫龍珍積極響應黨和國家“支援邊疆、保衛(wèi)邊疆、建設邊疆”的號召,來到遙遠的新疆。

      初到新疆,孫龍珍被分配在吐魯番工二師十二團火焰山化工廠工作。超過40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喝鹽堿水、住地窩子,面對如此艱苦的生活條件,孫龍珍卻十分堅定,始終毫無怨言地堅持工作,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身邊其他青年安心留在邊疆、扎根邊疆。

      1962年5月,按照上級命令,近3000名軍墾戰(zhàn)士從兵團工二師奔赴塔城地區(qū)裕民縣執(zhí)行代耕、代牧、代管任務,孫龍珍便是其中一員。

      “種地就是站崗,放牧就是巡邏”,成為當?shù)剀妷ㄈ送蛪ㄊ厷v史的真實寫照。孫龍珍所在的十二連牧一隊負責代牧任務。他們把無人看管的牛羊收攏起來重新編群進行代牧,保護當?shù)乩习傩肇敭a(chǎn)。孫龍珍在看護好牛羊的同時,還帶領各族牧民積極配合邊防戰(zhàn)士,實施軍民聯(lián)防,守衛(wèi)好祖國西大門。

      1969年6月10日,前蘇軍入侵我國塔城巴爾魯克山西部地區(qū),綁架了正在放牧的團場職工張成山。當時,懷孕6個月的孫龍珍聞訊后,立即放下懷中正在吃奶的小女兒,毫不猶豫地扛起鐵鍬沖出去營救戰(zhàn)友。當趕到事發(fā)地點時,她被前蘇軍暗堡里射出的子彈射中,倒在血泊中……年僅29歲的孫龍珍為營救戰(zhàn)友,為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我愛祖國、我愛邊疆,富饒的巴爾魯克山下是我放牧的地方,遼闊的塔斯提河岸邊是我戰(zhàn)斗的地方。我要為人民放好羊,我要為祖國站好崗……”壯美的巴爾魯克山和奔騰的塔斯提河水見證著軍墾戰(zhàn)士對祖國的無限忠誠,一曲《孫龍珍贊歌》訴說著烈士的英雄事跡。

      或許有人不理解,一名身懷六甲的婦女為何在面對生命危險時,卻能奮不顧身、挺身而出?!爸灰獓倚枰?,我們隨時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兵團人就是這樣的!”曾經(jīng)在九師工作過的兵團黨委統(tǒng)戰(zhàn)部一級巡視員張冬梅的這番話,便是最好的答案。

      “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孫龍珍以她的英勇無畏,詮釋了兵團精神永恒的內(nèi)核。她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兵團人擔當守護家園、保衛(wèi)祖國的神圣使命,勇毅前行,接續(xù)奮斗。


薪火相傳 守衛(wèi)邊疆

      英姿颯爽、步履矯健、青春陽光……孫龍珍民兵班以昂揚的斗志和飽滿的熱情,向我們展示了新一代女民兵的風采。

      這個女子民兵班創(chuàng)立于1962年,是全國唯一履行屯墾戍邊使命、準軍事化管理、成建制的女子民兵班。1992年6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和新疆軍區(qū)正式將其命名為“孫龍珍民兵班”。

image.png

孫龍珍民兵班的女民兵們在訓練 哈布日圖婭/攝

      “去年7月5日,我正式加入民兵班。作為土生土長的‘兵三代’,我深感自豪。我的母親是兵團的‘兵二代’,父親是從山西來新疆當兵的。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我的教育很嚴格。而孫龍珍烈士的英勇事跡,如同燈塔一般指引我向前進。她英勇無畏的戰(zhàn)斗精神,早已深深銘刻在我的心中!”孫龍珍民兵班第20任班長溫童謠擲地有聲地對記者說。民兵班現(xiàn)有18位女兵,平均年齡不過20多歲,大部分是“00后”。她們一張張臉龐上洋溢著青春的氣息,眼神中閃耀著堅定而執(zhí)著的光芒。

      作為邊疆的守護者,她們深知過硬的軍事技能是完成使命的關鍵。孫龍珍民兵班每日執(zhí)行出早操、軍訓、執(zhí)勤等既定科目,風雨無阻。針對新一屆民兵,還增設了訓練與學習科目,以進一步提升她們的綜合素質(zhì)。

      平時,女民兵們每周輪流與哨所戰(zhàn)士并肩巡邏。即使是極寒天氣,她們也會駕駛雪地摩托車進行邊境巡邏巡查,以確保邊境地區(qū)的安全與穩(wěn)定。

      民兵班以高度的使命感承擔著孫龍珍屯墾戍邊陳列館、魏德友愛國主義教育展館的講解員工作,面向各族群眾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在旅游旺季,她們還充當紅色導游,在小白楊哨所、孫龍珍故居等紅色旅游景點為游客提供細致入微的導覽服務。

      此外,民兵班每季度舉辦政策宣講活動,每年冬季參與聯(lián)防聯(lián)訓。她們深入每一頂氈房,為各族農(nóng)牧民宣講邊防管理條例,增強群眾的邊防意識與法律意識。平時,她們還主動幫助附近的農(nóng)牧民干農(nóng)活、放牧。

      女民兵們的付出贏得了各族群眾的贊許,也把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帶到了田間地頭、草原牧場、學校和居民點。

      “我們都是小白楊!”就這樣,一代代兵團人用自己的奉獻和熱血,傳承和弘揚兵團精神,不畏艱險,不懼困苦,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守護著神圣領土和美好家園,書寫著對祖國的忠誠與熱愛。


來源:《中國民族》雜志2024年第8期

文:本刊記者 哈布日圖婭 本刊通訊員 劉雪方

責編王孺杰 劉麗媛(實習)

流程制作:高寧(見習)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
      《中國民族》雜志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民族團結雜志社主辦。作為國家民委機關刊,《中國民族》雜志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力宣傳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傳工作領域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民族》雜志各文版均為大16開全彩印刷?!吨袊褡濉冯s志漢文版為月刊,全年共12期,單份全年定價180元;《中國民族》雜志蒙古文漢文對照版、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朝鮮文漢文對照版均為雙月刊,全年6期,單份全年定價90元。

訂閱方式(二選一):
一、郵局訂閱(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中國民族(漢文版)郵發(fā)代號:2-91
中國民族(蒙古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237
中國民族(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7
中國民族(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8
中國民族(朝鮮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392

二、雜志社訂閱(銀行匯款)
戶名:民族團結雜志社
賬號:0200 0042 0900 4613 334
開戶行:工商銀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聯(lián)行號:102100020307
聯(lián)系電話:010-58130831;傳真:010-84504624;
發(fā)行郵箱:[email protected]

訂閱下載:2025年《中國民族》雜志訂閱單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